1980 年 9 月 17 日,云南代表團到達北京,很多演員是第一次到首都演出,他們情緒高漲。拉祜族演員扎約興奮地說: “ 拉祜蘆笙五個管,同吹一個調;各族兄弟語言不通,心心相??;同聲齊唱團結歌,向黨表心情。 ” 白族演員張超說: “ 北京是個好地方,她是祖國的心臟,她是各族人民向往的地方。蒼山高,洱海深,各族人民想北京,蒼山連著中南海,永遠不分離。 ”
9 月 23 日剛好是中秋節,從這一天開始,云南代表團先后在北京演出兩臺晚會 40 個節目,共 18 場,其中有 5 個節目在人民大會堂參加國慶聯歡, 12 個節目參加大會組織的聯合公演。中秋之夜,中央電視臺將云南代表團的第一臺晚會向全國進行實況轉播。
云南代表團演出的節目新穎,富有鮮明的民族特色和濃郁的生活氣息,精彩的表演震動首都舞臺。
彝族的《銅鼓舞》用金石的聲韻、迷人的舞姿和輕紗裹著的奔放熱情,博得觀眾一波又一波的掌聲,被認為是云南最好的舞蹈,每場演出都要反復謝幕。銅鼓在我國有兩千多年的歷史,彝族打公節跳的 “ 妻麗 ” 就是銅鼓舞。 1977 年,編導來到富寧縣龍邁村,聽說當地有銅鼓舞,翻了兩座山來到一個山寨,群眾感慨地說: “ 鄉親們聽到銅鼓響,腳桿就發癢。但是多年不準跳 ‘ 妻麗 ’ ,我們真是做活沒心思,很苦悶。 ” 編導和鄉親約好跳 “ 妻麗 ” ,卻找不到銅鼓。后來得知一個老人藏有銅鼓,從中午到晚上,磨破嘴皮,老人才將埋藏在地下的銅鼓挖出來,全村男女老少圍著銅鼓,一直跳到天亮。后來這位編導又看到了另一種形式的銅鼓舞,又激動得跳起來。這些,成為編創《銅鼓舞》的原生素材。在改編時,這位女編導的女兒得了肺炎病危,但她一邊照看孩子,一邊編舞,嘔心瀝血成就了這激動人心的作品。
佤族舞蹈《高格龍勐》是單純而新奇的舞蹈,沒有布景,卻能引人入畫,沒有變化的燈光,卻有著絢麗的色彩,沒有成龍配套的管弦樂,卻用 “ 佤山牌 ” 自制樂器奏出動人心弦的音樂。來自滄源佤族自治縣的演員,用淳樸的表演,跳著他們自己的心情,剛健有力的跺腳和變換甩動的長發,像清新自然的山風,將佤族姑娘小伙的青春活力帶到首都北京。
這次會演中,布朗族藝術第一次登上首都舞臺,巖賽坎 ? 依等演唱的《歡樂的布朗》,描述了美妙的布朗山寨夜晚,小伙子尋覓心愛的情人,整個歌曲男女聲齊唱節奏鮮明,對唱曲調婉轉,男女聲旋律之間調性轉換、調式對比,色彩鮮明,個性突出,自然協調,渾然天成,每場表演都要反復謝幕。
為電影《五朵金花》配唱《蝴蝶泉邊》等歌曲的著名演員趙履珠,用高亢的聲音、清晰的吐字和婉轉的行腔,為觀眾演繹了具有濃郁白族風韻的《大理蒼山十九峰》《蒼山高洱海深》《賞花調》《洱海情歌》等新作品。
云南代表團的節目還有彝族的《摔跤場上》《阿細刀舞》《栽秧歌》《竹鼓舞》,傣族的《孔雀會》《膠林之舞》《金色的孔雀》,拉祜族的《斑鳩揀谷子》,景頗族的《景頗刀舞》,壯族的《迎親人》,哈尼族的《歡樂的銀鈴》《扭鼓舞》,壯族的《幫幫燈》,白族的《白鶴舞》,藏族的《月夜》,納西族的《牧羊歌》《接親路上》及 8 個民族的演員表演的《女聲小合唱》等。云南代表團的精彩演出得到大會獎金 12800 元,體現了中央對云南民族文化的重視和關懷。閉幕式上,拉祜族演員扎約還代表全國少數民族文藝代表講話。
優美動人好評如潮
云南代表團的節目演出后,在首都觀眾中引起了強烈反響,受到有關領導和首都文藝界的普遍好評: “ 云南的每個節目都是一幅風情畫,非常優美,非常動人。每個節目都獨具特色,震動首都舞臺。 ”
中國舞蹈家協會副主席說: “ 云南的舞蹈節目生活氣息濃,感情樸質,風格鮮明,在繼承傳統和整理加工上作了可貴的嘗試,很有成績?!队H人》把壯族人民對解放軍的深情細致地表現出來,是同類題材的佳作?!犊兹笗繁憩F了各種不同性格的孔雀,舞蹈語言豐富,對比鮮明,表現力強,引人入勝?!毒邦H刀舞》把鋒利的寶刀表現得十分瀟灑,風趣抒情,別具一格?!端訄錾稀窔馀筛叽?,情節精細?!对匝砉摹钒言匝肀憩F得變化多端,鼓槌運用得很巧妙,立在舞臺上當秧苗,可謂獨到之處。結尾,姑娘往平臺上一坐,把腿一挑,顯得那么瀟灑、自在、愉快?!栋啉F揀谷子》刻畫了三只性格鮮明的 ‘ 斑鳩 ’ ,很風趣?!栋⒓毜段琛繁憩F了阿細人粗獷強悍的性格,有劈金碎石的氣勢。 ”
還有很多評論,認為云南代表團在音樂方面新穎、別致,民族風格濃郁。彝族酒歌《美上加美》,樸實渾厚,刻畫山寨人民真實的生活圖景和幽默風趣的性格。 8 個民族共同表演的女聲小合唱,聲音和諧優美,歌聲委婉、清新、流暢。
許多藝術家認為,云南的節目既噴溢著剛剛出土的古樸芳香,又呈現新時期的嶄新風貌,做到發掘求深,創新務巧,在忠實于本民族藝術風格的前提下,大膽又恰如其分地發展,這條路子值得效仿。
云南代表團演出后,受到中央領導的親切接見。哈尼族演員阿卜在日記中寫道: “ 中央領導特別關懷我們云南邊疆少數民族,我激動得熱淚盈眶,我們生在邊疆,長在邊疆,今后不管艱難險阻也要為哈尼人民的文藝貢獻自己的一切。 ”
報紙刊出的首屆全國少數民族文藝會演第一輪節目單
首屆全國少數民族文藝會演時,著名畫家葉淺予為云南代表團畫的舞蹈速寫
舞蹈《迎親人》
舞蹈《孔雀會》
舞蹈《銅鼓舞》